新闻中心 分类>>

基米希回忆新加坡争议事件,坦言与图赫尔战术定位存在根本分歧

2025-08-30 07:34:1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近日接受德国《踢球者》杂志专访时,拜仁慕尼黑中场核心约书亚·基米希罕见地提及了2023年夏天随队参加亚洲行时的一段争议经历,这位德国国脚直言,当年在新加坡发生的事件“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怪异”,并首次公开承认自己与前主帅托马斯·图赫尔在战术角色上存在“不可调和的认知差异”,这番表态再度引发足坛对拜仁更衣室内部矛盾的猜测,也为即将到来的2025-26赛季欧冠征程蒙上一层微妙阴影。

新加坡谜团:一场未公开的冲突
时间回溯至2023年7月,拜仁在季前亚洲行新加坡站期间突然以“技术原因”将基米希排除出对阵利物浦的热身赛大名单,尽管俱乐部官方解释为“预防性轮休”,但德国《图片报》当时爆料称,球员与教练组在训练中爆发激烈争执,导火索正是图赫尔要求基米希改打右后卫的决定。

“那几天发生的事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,”基米希在采访中隐晦地描述道,“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,但没人愿意说破,教练有他的理念,而我坚信自己在中场才能最大化贡献。”据悉,冲突后拜仁高层紧急介入调停,甚至动用名宿施魏因斯泰格作为中间人,才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。

战术分歧:6号位还是边路发动机?
随着访谈深入,基米希首次系统阐述了他与图赫尔的核心矛盾:“现代足球对6号位球员的要求早已超越单纯防守,我需要掌控节奏、主导进攻方向,但教练更看重边后卫的纵向冲击力。”数据显示,在图赫尔执教的2023-24赛季,基米希仅有43%的出场时间出现在后腰位置,较纳格尔斯曼时期下降27个百分点。

这一调整显然未能奏效,拜仁上赛季欧冠八强战被皇马淘汰一役中,改踢右后卫的基米希防守失误直接导致丢球,赛后评分创下职业生涯新低,足球战术专家马库斯·巴贝尔分析称:“图赫尔试图复制他在切尔西时期里斯·詹姆斯的用法,但基米希缺乏绝对速度,他的价值在于中场调度而非边路缠斗。”

基米希回忆新加坡争议事件,坦言与图赫尔战术定位存在根本分歧

更衣室震荡:从孤立到妥协
事件的影响远超战术层面,多位跟队记者透露,新加坡风波后,基米希在更衣室的领袖地位明显削弱,年轻球员如帕夫洛维奇获得更多中场机会,而基米希与格雷茨卡组成的“元老二人组”逐渐被边缘化,对此,球员本人坦言:“当你发现自己的足球理念与团队方向渐行渐远时,那种孤独感比任何批评都更具破坏性。”

转折出现在2024年3月,随着拜仁联赛落后勒沃库森达16分,图赫尔在压力下重启“基米希-帕夫洛维奇”双后腰体系,球队随即打出12轮不败,这段经历让基米希感慨:“足球终究是结果导向的游戏,当教练终于允许我回到熟悉的位置,我们立刻找回了赢球密码。”

未来悬疑:新帅能否化解心结?
尽管图赫尔已于今夏离任,但继任者孔帕尼的战术手册同样强调边后卫进攻属性,对此基米希展现出谨慎乐观:“每个教练都有权坚持自己的哲学,但我已向管理层明确表达了位置偏好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拜仁今夏斥资8000万欧元引进葡萄牙后腰帕利尼亚,此举被解读为对基米希可能离队的未雨绸缪。

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转会时,这位29岁的中场核心留下开放式回答:“我的合同还有两年,目前专注于欧洲杯,但职业足球中,永远不要说永远。”据《转会市场》透露,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始终将基米希视为理想引援,而巴萨也将其列入后布斯克茨时代的补强名单。

业内反响:忠诚与职业的边界
基米希的访谈迅速引发足坛热议,德国队主帅纳格尔斯曼公开声援爱将:“顶级球员需要明确的角色认同,这不是任性而是专业态度。”而拜仁名宿埃芬博格则持批评态度:“如果每个球员都按自己喜好选择位置,教练权威将荡然无存。”

基米希回忆新加坡争议事件,坦言与图赫尔战术定位存在根本分歧

这场持续两年的定位之争,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现代足球的权力博弈,随着球员个人品牌价值攀升,传统“教练绝对权威”模式正面临挑战,正如《南德意志报》评论所言:“当7000万欧元身价的巨星与欧冠冠军教头理念相左时,妥协的艺术比战术板更重要。”

眼下,基米希正随德国队备战本土欧洲杯,或许在伊杜纳信号公园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,这位争议中的中场大师能重新证明:最好的回应,永远在绿茵场上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