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科比凭借《亲爱的篮球》再夺艾美奖 妻子发Ins祝贺
科比动画短片《亲爱的篮球》再夺艾美奖 妻子瓦妮莎Ins发文致敬传奇
在2025年洛杉矶创意艺术艾美奖的颁奖典礼上,已故篮球巨星科比·布莱恩特的名字再次点亮了荣誉殿堂,其生前参与创作的动画短片《亲爱的篮球》斩获“最佳短片奖”,这是该作品自2018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后,又一次在顶级艺术舞台上收获殊荣,科比的遗孀瓦妮莎·布莱恩特通过社交媒体Instagram发文庆祝,她写道:“永远为你骄傲,我的爱人,你的精神通过每一个故事延续,激励着世界。”这条动态迅速登上全球热搜,引发球迷与艺术界人士的集体致敬。
从球场到银幕:科比的跨界传奇
《亲爱的篮球》改编自科比在2015年发表的同名诗歌,由他亲自配音并参与制片,携手奥斯卡获奖导演格伦·基恩共同完成,短片以手绘动画形式,细腻还原了科比从童年到退役的篮球生涯,将体育精神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,此次艾美奖的认可,不仅是对短片艺术价值的肯定,更印证了科比作为“跨界先驱”的深远影响力。
评委组在颁奖词中强调:“《亲爱的篮球》超越了体育叙事的边界,它以纯粹的情感与美学创新,重新定义了梦想与坚持的意义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这部作品此前已斩获安妮奖、克利奥奖等数十项国际荣誉,此次再夺艾美奖,使其成为少数实现“奥斯卡+艾美”双冠的体育题材短片。
瓦妮莎的致敬:爱与传承的延续
颁奖典礼结束后,瓦妮莎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科比手捧奥斯卡奖杯的黑白照片,并配以长文,她提到:“我们的女儿们对我说,‘爸爸的故事还在让世界微笑’,这让我想起他常说的一句话——‘真正的伟大源于点燃他人的心灵’。”这条动态在发布一小时内收获超过500万点赞,勒布朗·詹姆斯、保罗·加索尔等NBA球星纷纷留言,称科比的遗产“如恒星般永恒”。
瓦妮莎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延续科比的创作理念,她主导成立了“曼巴基金会”,支持青少年体育与艺术教育,并协助完成了科比未出版的遗作《奇幻王国》的发行,她在采访中表示:“科比相信故事的力量能跨越时空,他会希望每个人找到自己的‘亲爱的篮球’——那份值得倾尽热情的去追求的事物。”
科比的“第二篇章”:如何重塑运动员的边界?
科比的跨界成功并非偶然,退役后,他创立了Granity Studios媒体公司,专注于体育主题的创意内容开发,他曾公开表示:“如果篮球是我的第一语言,那么故事就是我的第二呼吸。”《亲爱的篮球》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,它打破了运动员退役后局限于商业或教练角色的传统路径,为体育人士开辟了以文化创作延续影响力的新可能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效仿这一模式,网球名将大阪直美参与制作纪录片,NBA球星凯文·杜兰特投资科幻影视项目……科比的先驱性尝试,正逐渐形成一股“运动员创作者”风潮,南加州大学传播学教授雷切尔·福斯特分析称:“科比重新诠释了‘传奇’的定义——他不仅以冠军被铭记,更以艺术家、讲故事的人的身份活在公众记忆中。”
争议与共鸣:艺术背后的体育精神
尽管《亲爱的篮球》广受赞誉,但部分评论者曾质疑“体育明星占用艺术资源”的合理性,对此,导演格伦·基恩回应道:“科比的剧本没有任何特权,我们经历了87次修改,他像对待总决赛一样苛求每一帧画面。”短片中,科比配音时反复重录同一句台词直至深夜的片段,已成为好莱坞励志教学的案例。
这种“曼巴精神”的内核,恰恰是作品引发全球共鸣的原因,一名来自肯尼亚的年轻篮球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观后感:“当我看到动画里科比剪下纸篮筐的镜头,我哭了,他告诉我,梦想从来不需要昂贵的起点。”
艾美奖之后的思考:遗产如何超越生命?
科比的离世曾让全球陷入悲痛,但他的文化遗产却在时间中不断焕发新生,据《福布斯》统计,2024年科比相关IP的版权收入仍位列已故名人前三,其作品在流媒体平台的播放量同比增长210%。《亲爱的篮球》此次获奖,进一步推动了“曼巴学院”线上教育项目的扩张,该项目已为超过50万青少年提供免费的体育与创意课程。
洛杉矶市长凯伦·巴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:“今晚,科比让我们的城市再次闪耀,他证明了一个人的热情可以同时点燃球场与画布。”而瓦妮莎在Ins的结尾写道:“当我们仰望星空时,—有些光芒从未离开,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照亮人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