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分类>>

从北国雪原到岭南冰场,越野滑雪谱写全民冰雪运动新篇章

2025-10-28 17:39:0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,16岁的广东选手李晓薇正踩着滑雪板在蜿蜒的雪道上飞驰,呼出的白气在零下20度的空气中迅速凝结,一年前,她还只在电视上看过雪,她已代表南方省份参加全国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。

“从未想过一个南方孩子能走上专业滑雪道路。”李晓薇训练间隙对记者说,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。

这正是中国越野滑雪运动近年来发展的缩影——从少到多,从北到南,这项曾经局限于北方少数地区的冬季运动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破地域界限,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全新格局。

从专业到普及:参与人数实现跨越式增长

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间,全国注册的越野滑雪运动员从不足300人增至2100余人,增长超过六倍,更令人惊喜的是,业余爱好者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,据不完全统计,定期参与越野滑雪运动的人数已突破十五万。

“这仅仅是个开始。”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晓军接受专访时表示,“随着南方室内雪场和模拟训练设施的普及,越野滑雪已不再是北方省份的专利,我们预计到2028年,全国经常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数将突破五十万大关。”

专业赛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,除了传统的全国冬季运动会、全国锦标赛外,近年来新增了全国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、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挑战赛等赛事,形成了从U12到职业组的完整竞赛体系,上个雪季,各类全国性越野滑雪赛事达到创纪录的47场,较五年前增加了三倍多。

从北到南:冰雪运动打破地域界限

中国越野滑雪的传统强省黑龙江、吉林、新疆等地依然保持着人才优势,但令人惊喜的是,南方省份的参与度正在迅速提升。

在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,每到周末,初级雪道上便挤满了体验越野滑雪的游客,滑雪场经理赵志强介绍:“三年前,我们推出了越野滑雪体验项目,现在已成为冬季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,参与人数每年增长超过50%。”

从北国雪原到岭南冰场,越野滑雪谱写全民冰雪运动新篇章

更南方的地方也有突破,广州融创雪世界室内滑雪场,常年保持零下五度的低温,为越野滑雪爱好者提供了训练场地,这里成立了华南地区首支专业越野滑雪队,队员全部来自广东本土。

“室内滑雪技术的成熟彻底改变了越野滑雪的地域限制。”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冰雪项目研究员刘颖表示,“过去南方运动员需要长途跋涉到北方训练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基础训练,这为选拔和培养南方苗子创造了条件。”

浙江省去年将越野滑雪列入省运会正式项目,成为华东地区首个开展此类比赛的省份,在首届省运会越野滑雪比赛中,共有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近200名运动员参赛,其中多数选手两年前才开始接触这项运动。

设施建设:冰雪场地遍地开花

支撑这场越野滑雪普及浪潮的,是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冰雪设施。

截至2024年底,全国已有34个省市自治区建有各类滑雪场达825家,其中能够开展越野滑雪项目的场地超过200家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南方13个省区市现已拥有48家滑雪场,其中28家配备了专业的越野滑雪雪道。

“我们投资建设了一条2.5公里的专业级越野滑雪赛道,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造雪和保雪技术,即使在外界气温达到15度的情况下,也能保证雪质不受到影响。”昆明某冰雪世界总经理梁伟介绍,“开业一年来,已接待越野滑雪体验者超过八万人次。”

除了实体雪道,高科技训练设施也为越野滑雪的普及添砖加瓦,上海体育学院引进了全国首套越野滑雪模拟训练系统,能够精准模拟不同坡度、雪况下的滑雪体验,为南方运动员提供了不受季节限制的训练条件。

“这套系统不仅能记录运动员的动作数据,还能模拟长白山、亚布力等国内主要赛场的雪道特点,使运动员在参赛前就能熟悉场地。”上海体育学院冰雪运动系主任吴伟华教授介绍。

人才选拔:多元路径拓宽成才通道

传统越野滑雪选材主要依赖东北地区的体校体系,而现在,选拔渠道更加多元。

去年启动的“冰雪运动苗子计划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界选材,从田径、自行车等项目选拔了近200名有潜力的青少年转项越野滑雪,来自云南长跑队的12名运动员在转项仅半年后,就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取得了不俗成绩。

22岁的张明辉原是甘肃省自行车运动员,去年通过跨界选材加入甘肃省越野滑雪队。“自行车训练培养的心肺功能和耐力,在越野滑雪中同样重要。”张明辉说,“转换项目比想象中顺利,我很享受在雪上飞驰的感觉。”

教育系统的加入也为人才选拔开辟了新途径,目前全国已有87所高校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,其中28所高校成立了越野滑雪校队,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南方名校也纷纷组建了越野滑雪社团,定期前往周边雪场开展训练。

“高校越野滑雪联赛已成为发掘人才的重要平台。”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冰雪运动部主任孙涛介绍,“去年有11名大学生选手通过这个平台入选国家集训队。”

产业带动:冰雪经济迎来新发展

越野滑雪的普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据中国滑雪协会统计,越野滑雪装备年销售额从五年的不足亿元,增长到如今的近八亿元,呈现井喷式增长。

国内体育用品企业也看到了商机,纷纷加大研发投入,过去越野滑雪装备主要依赖进口,现在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5%,河北某体育用品公司推出的“智能滑雪鞋”系列,内置传感器可记录运动数据,去年销量突破十万双。

“我们针对南方滑雪爱好者推出了轻便型越野滑雪板,重量比传统滑雪板轻30%,更适合在室内雪场使用。”该公司产品经理陈丽介绍,“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,主要销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。”

越野滑雪培训市场迅速崛起,全国现有注册的越野滑雪培训机构达420余家,是五年前的七倍,南方地区的培训机构增长尤为显著,占全国总数的近40%。

“我们的周末越野滑雪体验课,上线两周名额就报满了。”深圳某冰雪运动俱乐部负责人黄俊说,“南方人对冰雪运动充满好奇和热情,市场潜力巨大。”

从北国雪原到岭南冰场,越野滑雪谱写全民冰雪运动新篇章

挑战与未来:迈向更高水平

尽管发展迅速,但中国越野滑雪依然面临挑战。

“场地设施分布不均衡、专业教练短缺、训练体系有待完善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”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部部长李玉承认,“特别是在南方地区,专业教练严重不足,制约了运动水平的快速提升。”

为此,体育部门启动了“南冰北雪”教练员培养计划,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为南方省份培养500名专业越野滑雪教练,鼓励北方优秀教练员到南方执教,并建立了远程指导系统,让南方运动员能够接受国内顶尖教练的指导。

国际交流也在加强,上个雪季,共有八支省级队伍前往北欧国家进行长期集训,学习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,中国还引进了多名欧洲资深教练,充实国内教练团队。

“我们正处在越野滑雪发展的黄金期。”王晓军副主任展望未来时充满信心,“随着更多青少年加入这项运动,训练体系不断完善,中国越野滑雪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达到亚洲领先水平,更重要的是,这项运动正成为连接南北、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纽带。”

从北国雪原到岭南室内冰场,从专业运动员到普通爱好者,从冬季限定到全年无休,越野滑雪正在中国大地上谱写新的篇章,这股冰雪运动的新浪潮,不仅重塑着中国体育的版图,更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种下了挑战自我、拥抱自然的精神种子。

搜索